好消息! 临沂今年实现基本医保市级统筹

2019年12月30日,从临沂市医疗保障局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2020年,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将紧紧围绕“保基本、促发展”两大任务,加快构建更为完善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、更高质量的医疗保障体系,有力带动医疗卫生、医养健康、医药产业发展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。
自2020年1月1日起,全市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;实现基本医保市级统筹,即参保范围、筹资标准、待遇水平、基金管理、经办服务、信息管理 “六统一”,实现参保人员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“一站式服务、一窗口办理、一单制结算”;在全市全面推开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重点保障长期处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状态的参保职工,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,将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和生活照料服务项目纳入支付范围,保障方式分为医疗专护、机构护理、居家护理。
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(DRG)付费省级试点。成立DRG付费省级试点工作组,制定工作方案,2020年模拟运行,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。推进电子医保凭证和移动支付试点,实现无卡支付、门诊挂号、门诊付费等功能。

2019年临沂参保人员达1059.09万 “看病贵”缓解
2019年,临沂市医疗保障工作秉承“为健康临沂保障”的理念,完善了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“三道防线”,探索建立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,做到了“基本医保保中间、特别医保保两端”。截至2019年12月,全市共有参保人员1059.09万人,其中职工124.78万人、居民933.92万人。基本医保基金支出90.43亿元,大病医保基金支出5.98亿元。
医保政策不断完善 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至1万元
提高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报销比例。降低了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,由1.2万元降至1万元,提高了大病保险分段补偿比例,1万元以上(含)、10 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60%补偿,10万元以上(含)、2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65%补偿,20万元以上(含)、3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70%补偿,30万元以上(含)的部分给予75%补偿,让医保承担大病患者产生的大部分合规费用。
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居民医保报销比例,市内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报销比例由85%提高到90%;市内二、三级定点中医医院住院起付线分别降低至 400元、900元;市内一级定点医疗机构(含一体化村卫生室)门诊使用中药饮片、中药制剂、非药物疗法(如用于治疗性的艾灸、针灸、拔罐、刮痧、推拿)等诊疗项目纳入居民医保普通门诊报销范围,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医保政策。
建立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。市医保局等四部门制定了《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通知》,在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县级医院门诊发生的降血压、降血糖药品费用,纳入居民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。
民生实事全面落实。将特殊群体的医疗保障项目纳入全市民生实事,将苯丙酮尿酸症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管理。所需特殊治疗食品费用,纳入医疗救助基金支付范围,全年累计医疗救助56.8万元,惠及294人次;将唇腭裂纳入医疗保障范围,累计报销医疗费用 48万元,惠及99名唇腭裂患者;取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医保慢性病门诊和住院起付线 ,基本药物100%门诊报销政策扩展至所有二、三级定点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;将脑瘫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纳入居民医保门诊慢性病,在二、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康复救助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75%、65%,全年累计报销医疗费用 7285万元,惠及1万余人。
医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地。制定了《临沂市打赢医疗保障扶贫攻坚 战实施方案(2019年- 2020年)》,定期对贫困人口参保情况进行核实比对,并在医保信息系统中做好标识,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参保由财政全额补贴政策。2019年9月1日起,实施贫困人口和特殊疾病患者重特大疾病再救助制度。 1-12月份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支出7.1 亿元,大病保险支付 8618万元 ,医疗救助支出 5142万元。
医保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 “看病贵”得以缓解
创新建立了医保补充项目库制度。制定了《关于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补充项目库的实施意见》,通过建立医保补充项目库,减轻了不同群体看病就医负担。目前,全市已有5个项目入库。其中,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补充医保项目自 2019年7月1日实施以来,共为427名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实施补充医疗保障104.6万元。
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模式。针对定点零售药店点多面广、监管难度大的问题,指导成立了临沂市医保定点药店行业协会,制定了行业自律公约,建立了行业协会自律机制,形成了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。探索创新“带量采购、以量换价,联合议价、以市场换价”的采购新模式,成立了由4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组成的药品(耗材)采购联合体,与菏泽市共同成立了全省首家采购联盟,启动第一批药品(耗材)联合采购工作,药品和耗材价格降幅分别达到 20%、67%。推进按病种收付费改革,全市按病种收付费的病种数量由 156 个增加至 309 个,群众“看病贵”问题得以缓解。
医保基金安全监管不断加强。截至2019年10月,全市稽核定点医药机构7587 家,处理1182家,其中约谈整改888家、暂停医保服务220家、解除协议74家;约谈参保人员41人,追回医保基金1633万元,守住了参保群众的“救命钱”。
医保服务更加便捷。承担了省级医保电子凭证和移动支付试点,开通了临沂医保APP,建立了24小时医保自助室,全市79家定点医疗机构,245家定点药店实行了省内异地就医购药“一卡通行”,7家试点医院实现了全省统一的14种慢性病联网结算,市县两级均实现了“一窗办理、一次办结”。
提示: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,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!如图片、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,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