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桌文化盛行的大山东,为何出不了全国名酒?原来是因为这个!

好客山东,扬名已久。说起酒文化,必从山东谈起。齐鲁大地的山东是孔孟之乡,礼仪之邦。即便走遍全国,还是唯数山东酒文化最浓厚。另外山东人豪爽好客耿直的性格,在喝酒上体现的淋漓尽致。
既然山东人爱喝能喝,为何从全国范围来看没有知名的酒企呢?你像贵州有茅台,山西有汾酒,安徽有五粮液,四川有剑南春,河北有老白干酒等等,而我们山东却缺少如此打响全国的知名酒企。

其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一是小散弱明显
据统计山东省内就有500多家酒企,并多以小企业居多,虽然产量高居全国前三。但长此以往必导致诸侯林立,很大一部分将为了抢占周边区域而激烈角逐,内耗严重。
二是向外扩张不力
山东酒企还是以立足本地市场为主,缺少向外扩展的魄力。目前绝大部分还只在山东区域销售,地方品牌就占了山东白酒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。向外营销推广也不力,短期的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后就越来越缺乏外战的勇气。
三是口味,度数偏低
现在全国名酒的度数一般都在53度左右,而山东酒的度数一般在38度左右,度数较低,并不能完全适应全国消费者的口味。
四是缺乏特色
另外在工艺、口味等方面也没有自己的特点风格。缺乏个性。不管是浓香型、绵柔型还是清香型等特色标签,已经被各大酒企瓜分殆尽。
总之,酒企的品牌认知并非一朝一夕形成,其实鲁酒已经错过了打造知名度的黄金期,如今再想扩张,在市场瓜分殆尽的前提下,只会难上加难。

提示:本网部分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,转载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服务广大人民为初衷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!如图片、文字及视频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右下角本站客服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,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!
